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9的文章

OLYMPUS OM1 2019 測評

圖片
今天要來跟各位介紹的是對我來說地位很不一樣的一台相機 在我開始認真看清楚我跳進來的坑之前 糊裡糊塗的上網買入第一台單眼底片相機 OLYMPUS OM1  約莫十年前 我腦袋撞到入手了人生第一台底片機 由於一些莫名的理由 它曾在防潮櫃中被我遺忘五年以上 這台相機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從最底 慢慢爬升到前三名的 只能說當初不懂事 人老了以後才知道單純的美好 (Zuiko 100/2.8 Fujifilm C200) 這台米谷美久大師三十多年前的成名之作 讓OLYMPUS官方網站到2019的今天還在歌功頌德 不知道是這個大廠在飲水思源 還是沈溺於逝去的榮耀?畢竟今天的許多年輕人並不清楚這台相機當時造成的轟動 也有可能根本聽也沒有聽過  OM1真正改變相機歷史軌跡的原因在於 當時除了Leica外 135專業相機的首選Nikon越作越大台 OM1出現後用家發現原來專業相機也可以如此緊湊 而使用者喜好被挑起改變進而扭轉市場各廠牌的設計方向 直到今天這些戰爭仍在延續著 O家堅持M43和機身防震的理念如今看來也是一種獨特利基 仍有廣大支持者 對於並非工作需要的人來說 真的會發現這些堅持的好處在哪裡 相信有不少人入手了Nikon全幅這種坦克巨怪沒多久 什麼毛病都跑出來 時間久了相機就被冷凍起來了 這都起因於相機大廠只想誘騙消費者 而不會告訴你其實你根本用不到這種相機 對於只是熱愛攝影的一般朋友來說 很多高貴的鏡頭 機身 高級的畫質其實沒有意義 只是徒然傷荷包 傷肩膀 那些許畫質的差異根本很難看出來 價錢卻要五六倍以上 對我來說 攝影的原點是創作 而我需要的成品只要能放大印到三十幾公分 掛在牆上欣賞 所以我選擇這樣的系統 包括數位機我也只有M43 我並非靠商業攝影吃飯 高於這些規格的系統對我並沒有意義 你是否有想過 你要的結果又是什麼呢 (Zuiko 100/2.8 Fujifilm C200) 米谷美久之於Olympus 地位差不多等於特斯拉之於交流電 他的作品包括Pen, OM1,以及獲獎的自動隨身相機 XA是Olympus這個顯微鏡大廠切入相機市場二十年後才站穩腳跟直到今天的最重要理由  (Zuiko 50/1.4 Fujifilm C200) 正如許多偉人一樣 年輕的時候便展露了特殊的天賦 這位大師整天帶著他的Leica

Konica C35 EF 2019 測評

圖片
上面直接來了兩張大圖 , 現代普普風創始大師 Andy Warhol 手中拿的相機之一便是本篇主 角 , 當然  , Konica C35 這一系列在七 0 年代大熱賣 ,  其同一血脈的變種機多達十幾種 ,  頗像日 本人開發產品時的習慣 , 小改款 , 小小改款 , 換色版等等     但是我手上的基本上是 Andy Warhol 的同款前代 , 唯一差別在自拍定時器 ,  雖說是自拍 , 我還 是更多傾向於用在長曝時防手震 , 誰想沒事一直帶著一條快門線 , 麻煩死了     二代快門速也從 1/60,1/125 提升多了一個 1/250     Andy Warhol 被俘虜 , 原因其實不複雜 , 三十多年前此系列推出時 , 是世界上第一款在隨身機 上搭載閃光燈的相機 , 這在當時可說是天搖地動 , 加上其當家鏡頭 hexanon 系列的光學品質 被稱為東方萊卡 ,  日本人對它還有個可愛暱稱叫ぴかり , 代表閃亮亮的意思 C=compact,35=35mm,EF=electronic flash     我們的普普大師最愛在展覽開場或各種時尚秀時帶著它現身 , 順便隨興抓拍 , 在當時的人們 非常習慣此機種所應用的所謂 zone focusing  估焦模式來對焦     它的好處其實很多 , 在秀場這種人多混雜的場合 , 或是一閃即逝的街頭攝影 , 沒有人有那個美國時間在那等你對焦   計算曝光   構圖   按下快門等等,讓Ricoh GR聲名大噪的snap mode就是一樣的原理     估焦的意思其實就是你自己抓好被攝主體對相機的距離範圍並轉動鏡頭上的對焦環來拍照 , 這種對焦模式在早期很多相機如 Agfa optima 或蛇腹中片幅機都常見 , 也就是說以前的 人們在學拍照時候其實也要訓練對於距離的直覺     but fear not!     剛剛說到估焦範圍 , 因為我們的相場都有合焦景深 , 加上此台相機自動曝光決定光圈值 , 所以除非你眼睛黏到蛤肉 , 估的距離天差地遠 , 它不會那麼容易讓照片失焦的     估焦的好處這時就凸顯出來了 , 現代相機最高階的電子對焦還比它慢 , 因為當主題落在估焦範圍內 , 你怎麼亂拍都會是合焦的拉